門禁是一卡通系統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子系統,從引進國內至今,系統的發展隨著應用而擴展,使用者對門禁系統認知的深入,經歷多個階段。本文從門禁一卡通方面探討一卡通的發展狀況。 目前用戶對門禁系統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,如:系統是否穩定、是否能支持多類卡片、是否支持各種認證形式、與第三方系統的兼容性、通信反應時間的快慢、系統架構如何等幾大方面。隨著安防系統數字網絡化發展的加快,網絡化產品范圍不斷擴大,門禁系統也從傳統的RS485總線傳輸方式,穩步向TCP/IP網絡方向深入。技術發展不斷進步。 技術發展的另一方面,是門禁系統和其他安防體統的整合,主要是整合視頻監控系統、入侵報警系統、周界探測系統、消防報警系統、樓宇自動化系統。這種組合提供了有效的結構以增強各系統的互相補充。例如,一旦有了觸發警報的事件,就會發信號給視頻監控系統以便提供事件現場的實時錄像,同時聯動門禁系統封鎖相應的門禁通道。 此外,門禁與一卡通系統的融合將更加緊密,范圍會越來越廣,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,并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。除了包含門禁、考勤、證件、巡更、就餐、消費、健身、醫療、停車場、圖書資料、會議簽到、訪客管理、電梯控制管理、辦公設備管理、會所娛樂、三表及物業交費等,還與其它智能化系統進行必要的集成和聯動,如防盜報警、閉路監控、消防報警,甚至是樓宇自控系統等等。 門禁系統重要的載體就是卡片,卡片的選用直接關系到系統的安全性。IC卡全稱集成電路卡(IntegratedCircuitCard),又稱智能卡(SmartCard)。該種卡頻率為13.56MHz,可讀寫,容量大,共分16個扇區,有加密功能,數據記錄可靠,使用方便,如一卡通系統、消費系統等,目前主要有PHILIPS的Mifare1系列卡。ID卡全稱身份識別卡(IdentificationCard),是一種不可寫入的感應卡,含固定的編號,頻率為125KHz,目前主要有EM、HID、TI、INDALA等種類。 ID卡由于其安全性差,容易復制,主要用于低端市場,以及對安全性要求較低的場合,因而IC卡成為門禁系統的首選。業界普遍認同的IC卡首推NXP的Mifare1卡,開放性和通用性都比較好,像廣州的“羊城通”卡就是用的Mifare1卡。 但在Mifare1卡片安全問題暴露后,一些公司公開宣稱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,其中的法寶就是所謂“一卡一密”,也就是每一張卡片的每一個扇區的密鑰都不相同,使用CPU卡裝載系統根密鑰,根據Mifare1卡的唯一序列號計算子密鑰,防止一張卡片被破解而影響整個系統。其實這種解決方案在Mifare1卡破解之前就已經出現。那么,一卡一密真的能解決Mifare1的安全問題么,我們還是要從Mifare1卡的認證機制著手進行分析。 實際上,這種一卡一密的做法是借用了CPU卡認證機制中的一卡一密概念,然而它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,即CPU卡和邏輯加密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卡片,它們的認證機制完全不同。CPU卡由于內部具有CPU處理器和操作系統COS,認證的過程完全是在用戶卡與SAM卡之間進行的,認證過程中傳送的是隨機數和密文,讀卡器基站芯片只是一個通訊通道,認證過程不能復制,使用的算法是公開算法,其安全性是基于CPU卡對密鑰的保護而非對算法的保護。 密鑰在用戶卡和SAM卡內都不能讀出,而且密鑰的安裝是通過密文進行,系統上線后即使是發卡人員和開發人員也無法得到密鑰明文,從根本上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。正是由于意識到了Mifare1卡潛在的安全性問題,建設部才多次開會推廣使用CPU卡。雙界面CPU卡更是由于其應用的靈活性和對金融規范的支持得到了各方的贊賞。 |